![]()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 |
地名:隨州市 | 隸屬:湖北省 |
區劃代碼:421300 | 代碼前6位:421300 |
行政區域:湖北省 | 地理分區:華中地區 |
行政級別:地級市 | 車牌代碼:鄂S |
長途區號:0722 | 郵政編碼:441300 |
轄區面積:約9616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204.8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213人/平方公里 |
![]() | 區劃代碼 | 面積 | 簡介 |
曾都區 | 421303 | 1425km2 | 曾都區別稱“編鐘之鄉”,具有悠久歷史。該區位于隨州腹地,是地級隨州市政府駐地,下轄地區有5鎮、4街、2管委會、1開發區,面積約1316平方公里(200…[詳細] |
隨縣 | 421321 | 5544km2 | 隨縣以西周封國隨為名。春秋分屬隨、厲、唐三國。戰國末屬楚,置隨縣。西魏大統元年(公元535年)置隨州。1949年屬孝感專區。1952年屬襄陽專區。19…[詳細] |
高新區 | 421371 | 高新區…[詳細] | |
大洪山風景區 | 421372 | 大洪山風景區…[詳細] | |
廣水市 | 421381 | 2647km2 | 廣水位于湖北省北部偏東,因有全國八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而名揚四海,素有“鄂北門戶”之稱。全市國土面積2647平方公里,人口90多萬,轄20個鄉鎮辦事處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市名沿隨州之名,州沿縣名,縣以西周封國隨為名。隨國之隨,其名最早源于遠古的隨氏族。據戰國《世本·作篇》記載:隨,作笙;長四寸,十三簧,像鳳之身,正月之音也。宋衷注:隨,女蝸氏之臣。
2023年4月,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,隨州市位列第241名。
2022年,隨州市GDP總量為1329億元,位列2022年湖北省各市GDP排行榜第12位。
2022年3月,隨州市被確定為2021年湖北省茶葉主產區。
2021年,隨州市GDP達1241.45億元,位列2021年湖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2位。
2021年11月,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,隨州市位列第204名。
2021年11月,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,隨州市位列第209名。
2021年5月,隨州市位列2021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265(五線城市)。
2021年5月,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,隨州市人口數量為204.8萬人,位列湖北省各地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2位,位列全國各大城市人口數量排行榜(地級市及以上)第247位。
隨州市是國務院于2000年6月25日批準設立的地級市。全市版圖面積9636平方公里,總人口258萬(其中非農業人口50萬),轄曾都區、廣水市,有55個鄉、鎮、城(郊)區辦事處和國營農場,2個省管經濟技術開發區,1610個行政村、居委會。1999年,全市國民生產總值119.6億元(現價),財政收入8.2億元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3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2430元。
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,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“北大門”,是特大城市武漢向西北輻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,區位優勢十分明顯,戰略地位日益突出。京廣鐵路、漢丹鐵路和107、316、312國道以及正在興建的“漢十”高速公路和即將動工的“隨岳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,國家正在興建的西寧鐵路經過隨州北部,西寧鐵路與漢丹鐵路的連接線正在隨州建設,形成縱橫交錯、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。
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,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就誕生在這里,他創耕耘、植五谷、嘗百草、興貿易,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;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編鐘震驚世界,被譽為世界音樂史上的奇跡;隨州曾是隋文帝楊堅封地,隋朝因隨州而命名;隨州山川秀麗,大洪山、桐柏山、中華山、徐家河、封江等風景名勝旅游區享譽省內外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“彼美漢東國,川藏明月輝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州。被譽為“楚北天空第一峰”的大洪山,集各類風景名勝之精華,峰峻、山秀、林幽、洞奇、泉醇、湖美,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;封江、徐家河水庫岸柳依依,百島競秀、漁舟游弋,有“水上公園”之勝名;平靖、黃土、武勝三大古關雄踞險地,突兀而立,氣勢非凡。處處佳境引人入勝。
曾都區 廣水市
區劃:湖北省·隨州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