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林田山林場 |
地名:花蓮縣 | 隸屬:臺灣省 |
區劃代碼:710001 | 代碼前6位:710001 |
行政區域:臺灣省 | 地理分區:華東地區 |
行政級別:縣 | 車牌代碼: |
長途區號:0 | 郵政編碼: |
轄區面積:約4628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32.41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70人/平方公里 |
2021年5月,花蓮縣人口數量為32.41萬人,位列臺灣省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位,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60位。
key花蓮港,位于臺灣花蓮縣花蓮市,為臺灣的國際商港之一。東臨太平洋,西倚中央山脈,是一個由東、西防波堤合攏而成的人工港。昭和14年(1939年)興建完成,民國52年9月1日(1963年)開放為國際商港,成立花蓮港務局,F有碼頭25座,年裝卸量可達3,400萬噸,另有倉庫六棟十五間、堆貨場三十八處、臨時貨柜集散站一座、港勤拖船四艘、及交通艇一艘,港埠設施極為完備,足以擔負東部地區產業發展及港埠輸運功能。 該港貨源主要以區域特性之大宗貨物為主,如砂石、水泥及其熟料等等。
花蓮港是“洄瀾港”的諧音。清朝嘉慶十七年(西元1812年),部份漢人開始從宜蘭移墾,見岸際溪水日夜奔注,時刻與海浪沖擊而形成縈回的狀態,遂稱之為“洄瀾港”!颁懜邸敝C音為“花蓮港”則見于清同治十三年(西元1874年),沈葆楨奏請開后山路、設撫墾委員:“分東臺為三路,以總兵吳光亮辦之。南為卑南,中為璞石閣,北為花蓮港!庇郑骸澳竟献詈,以窮來源,乃以宣武左右兩軍,分成東澳、大南澳、大濁水、得其黎、新城、加禮宛、花蓮港、吳全城等,以備不虞!被ㄉ徃壑纱硕鴣。在臺灣日治時期,1931年蘇澳鎮與花蓮港間道路修筑完成(現今蘇花公路,為臺9線的一段),使得花蓮港與臺灣北部地方的陸路聯系為之暢通,然而在貨物的運輸仍未見方便。臺灣總督府認為此問題未能解決,東臺灣的運輸設施仍無法臻至完備,對地方開發仍存在極大的障礙。因此,自同年度起8年之間,以總經費742萬日圓開始修筑花蓮港街(米侖,現名花蓮美侖)的商港,1939年完成了三座碼頭,可供3000噸級貨輪停泊。1940年東部水力發電完成,計劃大量設立鋁業、電氣、氮氣、金屬精煉等臨港工業,擴建港口殊感需要,乃以500萬日圓開始第二期筑港工程,預定于1944年竣工,但因太平洋戰爭關系,工程無形停頓。
花蓮港距太平洋主航道僅需二個小時,而太平洋主航道是世界航運最頻繁之航道,就由此可見其重要性了。而花蓮港的存在對于花蓮經濟有著重要的地位,許多位于花蓮的大企業均是因有花蓮港而設于此,如中華紙漿廠、臺灣水泥、亞洲水泥及不少的大理石材廠等,足以顯示海洋運輸的便利。這也直接、間接的對增加花蓮人的就業機會有著極大的貢獻。
花蓮港從戰后初期的滿目瘡痍,每年裝卸量只有幾十萬噸,進港船只只有幾百艘,直到公元2000年為止,每年裝卸量已有一千七百多萬噸,進港船只已達兩千余艘的營運情形;從虧損到盈余,達成帶動臺灣東部經濟的任務,并成為國際聞名的商港,可說是穩健進步。目前配合政府執行“東砂西(北)運”政策,紓解北部地區砂石短缺的問題,但近年來由于鄰近的位于秀林鄉和平村的和平水泥專用港開始營運,花蓮港的運量則開始略有衰退。